第十一届韩·中国际声乐比赛
是中韩文化交流的典范,它不仅展示了两国年轻艺术家的才华,更是中韩两国友谊和合作的象征。韩中声乐比赛吸引了来自中国和韩国的众多声乐爱好者和专业选手。他们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,用歌声传递情感,用音乐沟通心灵。比赛涵盖了从古典到现代,从传统到流行的多种声乐风格,充分展现了声乐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。
赛事组织委员会
赛事CEO
张一玫
北京谱景文化CEO
GIMA音乐品牌创始人
澳门全球国际音乐家协会主席
中方艺术总监
孙健
男中音歌唱家
国家一级演员
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教授
中国戏剧奖·梅花表演奖获得者
韩方艺术总监
Whajung Kim
首尔国际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代表
韩方执行总监
Hongseok Lim
韩国国际交流文化协会代表
赛程安排
中韩两国各赛区初赛
(初赛所有组别仅演唱一首作品)
2025年3月-5月
总决赛报名
6月1日全部截止报名
韩国首尔决赛
2025年7月13-18日
古典美声组别设置
A1
歌剧咏叹调职业组(限18-36周岁)
初赛:自选一首歌剧咏叹调作品,共甄选50名选手入围韩国决赛。
决赛分两轮进行,入围选手6月1日前填报四首半决赛及决赛歌剧咏叹调作品,包含两种语言,不可与初赛重复,决赛指定作品将会在3月15日前公布。
半决赛:两首不同时期作品,评审有权利决定听一首或两首作品,将有12名选手晋级决赛。
决赛:入围决赛选手与指定管弦乐队合作演出。
A2
艺术歌曲小学组(限小学在读学生)
初赛:自选一首艺术歌曲或其他美声作品,演唱作品长度不超过4分钟。
决赛:自选两首艺术歌曲或其他美声作品,可重复初赛曲目,演唱作品总长度不超过6分钟。
A3
艺术歌曲初中组(限初中在读学生)
初赛:自选一首艺术歌曲或其他美声作品,演唱作品长度不超过5分钟。
决赛:自选两首艺术歌曲或其他美声作品,可重复初赛曲目,演唱作品总长度不超过7分钟。
A4
艺术歌曲高中组(限高中在读学生)
初赛:自选一首艺术歌曲,演唱作品长度不超过5分钟。
决赛:自选两首艺术歌曲,可重复初赛曲目,演唱作品总长度不超过7分钟。
A5
艺术歌曲大学组(限本科在读学生)
初赛:自选一首艺术歌曲,演唱作品长度不超过6分钟。
决赛:自选两首艺术歌曲,可重复初赛曲目,演唱作品总长度不超过10分钟。
A6
艺术歌曲青年组(限本22-28周岁)
初赛:自选一首艺术歌曲,演唱作品长度不超过7分钟。
决赛:自选两首艺术歌曲,可重复初赛曲目,演唱作品总长度不超过10分钟。
A7
歌剧咏叹调高中组(限高中在读学生)
初赛:自选一首歌剧咏叹调作品,演唱作品长度不超过5分钟。
决赛:自选两首歌剧咏叹调作品,可重复初赛曲目,演唱作品总长度不超过7分钟。
A8
歌剧咏叹调大学组(限本科在读学生)
初赛:自选一首歌剧咏叹调作品,演唱作品长度不超过6分钟。
决赛:自选两首歌剧咏叹调作品,可重复初赛曲目,演唱作品总长度不超过12分钟。
A9
歌剧咏叹调青年组(限22-28周岁)
初赛:自选一首歌剧咏叹调作品,演唱作品长度不超过7分钟。
决赛:自选两首歌剧咏叹调作品,可重复初赛曲目,演唱作品总长度不超过12分钟。
初赛奖项设置
90分 以上是一等奖,颁发证书
85-89.9分 是二等奖,颁发证书
80-84.9分 是三等奖,颁发证书
79.9分 以下是优秀奖,颁发证书
二等奖及以上选手晋级到总决赛
决赛奖项设置
A1
歌剧咏叹调职业组奖项设置
第一名:1人 奖金5,000,000韩元/获得第一名奖杯
第二名:1人 奖金3,000,000韩元/获得第工名奖杯
第三名:1人 奖金1,000,000韩元/获得第三名奖杯
第四名:1人 奖金300,000韩元/获得第四名奖杯
第五名:1人奖金300.000韩元/获得第五名奖杯第六名:1人 奖金300,000韩元/获得第六名奖杯
其余入围选手获得「决赛入围奖证书」
古典美声组设置
中国作品演唱奖及韩国作品演唱奖,并颁发证书。
其余组别奖项设置
其余组别平均分
90分以上一等奖
85~89.9分二等奖
80~84.9分三等奖
一等奖选手获得奖杯和证书
二三等奖选手获得奖牌和证书
各组最高分将获得30万韩币奖金
(分数必须在92分以上)
不足10人以上(含10人)的组别不设置现金奖。
一等奖选手的指导教师
获得国际优秀指导教师奖杯和证书。
其余指导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证书。
所有奖杯、奖金、证书都将在
决赛现场凭有效证件领取,不再补发。
最终解释权归赛事组委会所有。
一般信息
所有组别不限制参赛选手国籍,面向全球选手。
所有演唱作品录制用于播出可能会有选手采访。
职业组半决赛和决赛曲目信息可修改一次不得晚于6月1日提交。
所有选手参赛及颁奖典礼需着晚礼服或演出服登场
钢琴伴奏
组委会将提供伴奏,选手也可自带伴奏
古典美声所有组别只接受现场钢琴伴奏的形式
歌剧咏叹调职业组决赛将由指定乐队伴奏。
往届评审阵容